会议专题

不规则人工湖水力循环系统优化布置研究

城市人工湖水体流动性较差、自净能力低、水体受污染风险大,在严格控制入湖污染物的同时,向湖泊供水已成为改善湖泊水质的重要措施.为了表现景观水体的自然性和灵动性,满足人们的亲水需求,湖岸多被设计成不规则形状,水面多被设计成多湖串联、曲折多弯,容易引起水体滞流、交换不充分,甚至出现死水区,导致局部湖区水质恶化,进而扩散到整个湖区.死角越多,水质恶化越快,达不到引水改善湖泊水质的总体效果.因此,为提高湖泊水体更新能力、改善水体水质,必须结合湖泊形态对人工水力循环系统进行优化布置.以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拟新开挖的人工湖为研究对象,基于规划湖泊形态设计了进出水口布置方案,基于风场等因素对运行工况进行优化,应用EFDC软件模拟研究了人工水力循环系统对湖泊水动力和水质的改善效果.根据6种工况下的流场和浓度场对比分析,可知对于城市人工景观湖泊,在相同引水量的条件下,可以通过人为设定不同的进、出水口位置以及组合,调节不同进水口引水量和不同出水口的出水量,改善湖泊的水动力条件.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该人工湖,”三进三出”的进出水口格局可以基本保证水体的整体流向平顺、缩小湖区的死水区面积、水质总体达到景观水体的水质要求,并且根据不同的季节特点或者湖区的实际水质情况,可以适当调节出水口的出水量,从而充分发挥引水的作用,使湖区水质空间分布更为均匀.本项研究成果,可为不规则形态的人工湖及其他景观水体的进出水口布局和水力循环系统设计提供借鉴作用.

城市人工湖 不规则形态 水力循环系统 优化布置

金倩楠 滑磊 尤爱菊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0 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0

国内会议

第六届中国湖泊论坛

南昌

中文

71-77

2016-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