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5年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结构研究

通过对鄱阳湖区2005年和2015年两期遥感影像进行解译,获取研究区域内各土地类型用地面积.应用信息熵、均衡度、优势度以及空间洛伦兹曲线等方法,对鄱阳湖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及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了区域内12个县(市)十年前后不同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期对鄱阳湖区未来统筹规划土地利用结构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005年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值普遍偏低,且结构性较强,2015年平稳上升,虽然鄱阳湖区信息熵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在内部空间尺度上,鄱阳湖区的各个县(市)信息熵差异呈缩小趋势,表现为高熵值区减少,中熵值区和低熵值区增加.近十年鄱阳湖区耕地和水域分布一直保持高水平的均衡状态;土地利用类型中,未利用地分布最不均匀,未利用地在总面积减少的趋势下,分布均匀程度降低,说明鄱阳湖区各县(市)对于未利用地的开发程度差距较大.草地的不均衡程度大幅度降低;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不均匀程度上升,林地基本维持稳定.两种不同研究方法的结果基本契合,近十年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熵值增大,无序性增强,各地类面积差异减少;各地类洛伦兹曲线整体向绝对均匀线有靠拢趋势,说明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比较合理的变化.
鄱阳湖区 土地利用结构 用地面积 空间布局 遥感影像
熊悦 冉俊茂 黄晓东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国内会议
南昌
中文
113-122
2016-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