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科普模式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的实证研究
目的:本文对目前广泛使用的几种科普模式进行了实证效果分析,以探讨一种受居民欢迎又效果良好的健康教育模式,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方法:在重庆市沙坪坝区选取4个社区开展多种模式的癌症防治科普宣传活动,活动开展前调查部分居民对报纸或宣传手册、电视、讲座形式的接受意愿,活动开展后调查参与者的满意度和对活动内容的了解程度,并比较几种科普模式的渗透程度以及经济性. 结果:文化程度低的居民以及老年人更易于接受传统的面对面模式,对科普知识的接受效果最好,但成本也最高;文化程度高的居民以及中青年则易于接受借助新媒体渠道开展的健康教育,覆盖面广,效果好,成本也最低. 结论:互联网时代,借助新媒体的科普方式仍无法取代传统的面对面科普模式,应针对不同人群以及地区采用综合性科普模式.
科普工作 健康教育 传播渠道 文化差异性
喻垚
重庆市肿瘤研究所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82-85
2016-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