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债务风险与财政政策空间--兼论财政缓冲重建调整导向
本文通过构建我国政府债务风险分析理论框架,对财政政策空间充分释放问题进行尝试性解答,以在风险可控的底线思维下促成财政杠杆效应对实体经济的有效刺激。在此基础上,考虑到现阶段我国重建财政缓冲必要性不断增强的要求,分析如何实现预算内有效财政前瞻性管理,或具体为对我国财政后备进行考察,在确保实现经济增长前提下探讨财政后备总体调控方向。本文研究的积极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结合财政政策空间导向对我国政府债务风险进行分析,提供了风险分析的新视角,也为释放财政政策空间提供可靠渠道,保障了危机后我国经济转型以及实现可持续增长;另一方面,进一步纳入财政后备分析我国财政缓冲建设的调整方向,有利于通过事前防范实现风险的长期有效防控进而实现现阶段财政政策空间的充分释放。具体文章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对财政反应机制下的政府债务风险分析进展进行文献梳理,并列出主要理论模型;第三部分基于不同财政反应函数形式具体分析我国政府债务风险,并结合具体情况对我国现阶段财政反应机制进行恰当拟合,构建我国政府债务风险分析的合理框架;第四部分纳入财政后备分析,探讨我国重建财政缓冲的总体调控导向;第五部分总结全文,提出政策建议。
政府部门 债务管理 风险评估 财政政策空间
庞晓波 李丹
吉林大学商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19-343
2016-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