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博物馆社会功能初探--以北京野鸭湖湿地博物馆为例
湿地博物馆是中国新兴自然科学博物馆的一类,伴随着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湿地公园的产生而产生.本文以北京野鸭湖湿地博物馆为例,介绍了湿地博物馆的收藏与展示、开展湿地研究、传播湿地文化知识等传统功能;以及其他有偿社会服务功能的拓展,如:夏令营、亲子活动、会务服务、科学实验室有偿使用等.应及时更新相关数据,加强新科技在湿地博物馆中的应用,增强湿地博物馆的互动性、体验性、娱乐性;充分挖掘湿地的文化功能,打造湿地宣传的亮点。博物馆应改善服务设施,增强服务意识,提升博物馆认知度,不断革新传统思维,把以教育为核心的文化传承和公共服务作为各种功能发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最大化。
湿地博物馆 社会功能 文化内涵 服务意识
邓文丽 刘均平
北京延庆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国内会议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湿地博物馆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研讨会
江苏常州
中文
59-64
2016-09-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