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济南市河流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分析
于2014年5月对济南市48个采样点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采样.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58种,分属9大类.采用相关分析从28个候选指标筛选出各个样点总数、水生昆虫分类单元数、优势分类单元数、毛翅目个体、颤蚓个体、双翅目个体、BMWP指数、敏感类个体、收集者相对丰度、黏附者相对丰度、多样性指数共11个指标用于表征济南市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利用RDA方法筛选了对底栖动物关键环境因子,采用偏冗余分析(pRDA)方法比较了人类活动压力因子和自然环境因子对底栖动物的解释能力以及流域和河段尺度的环境因子对于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环境因子可解释底栖动物空间变异的78.3%.纳入分析的人类活动压力因子解释群落空间变异43.2%,自然环境因子解释群落空间变异30.2%.说明自然因子和环境因子对底栖动物群落影响存在协变现象.流域尺度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总解释量为20.2%,河段尺度总解释量为47.8%,表明河段尺度因子比流域尺度因子对于指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更为重要.
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人类活动压力 自然环境 空间变异
张欣 徐宗学 殷旭旺 窦同文 赵长森
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辽宁省水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大连116023;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辽宁省水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大连116023 济南市水文局,济南250000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国内会议
石家庄
中文
95-102
2015-08-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