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四川省小麦品种(系)对条锈病抗性评价及抗性基因的分子检测

  小麦条锈病(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是四川省小麦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因其暴发流行速度快,常造成小麦大面积减产乃至绝收.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为了解四川麦区近年小麦主栽品种对当前条锈菌流行小种的抗性水平;鉴定抗条锈病基因在该区小麦品种中分布状况,给该地区小麦安全生产与品种合理布局提供依据.以四川省小麦条锈菌当前流行小种CYR32、CYR33和V26菌系等比例混合接种到100个供试四川小麦品种(系),待其发病后调查普遍率和严重度及反应型,计算出各个品种的病情指数及不同品种的抗性水平;分别用Yr10、Yr15、Yr17、Yr18和Yr26基因有效的分子标记检测其在参试品种(系)中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供试100个品种中,对混合小种表现免疫或近免疫的品种有19个,占19%,中度感病品种有45个,占45%,高度感病品种有36个,占36%;在100个品种(系)中,携带Yr15基因的频率为23%,Yr17基因的频率为32%,Yr26基因的频率高达44%,但是没有鉴定出携带Yr18的小麦品种.

小麦 条锈病 抗病基因分子检测

龚凯悦 初炳瑶 王树和 马占鸿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农业部植物病理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193

国内会议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学术研讨会

泰安

中文

79-79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