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弯孢叶斑病菌(Curvlaria lunata)漆酶的致病性、基因克隆与黑色素合成相关性分析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是玉米上的重要叶部病害,曾经造成过玉米严重减产,因此,研究其致病机制和建立行之有效的防控技术是生产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实验室之前的研究证实玉米弯孢叶斑病菌在活体外、离体叶片及愈伤组织中均可分泌一系列的细胞壁降解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漆酶、纤维素酶(Cx)和β-葡萄糖苷酶.尤其是弯孢菌对玉米愈伤组织的侵染致病过程中,产生的漆酶活性是其他酶活性的1.09~7.3倍,且证实以木质素为诱导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对寄主组织的浸解能力最强,引起了我们的特别关注.为此,我们进一步做了漆酶活性与弯孢叶斑病菌菌株致病力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弯孢叶斑病菌强致病力菌株LNC0907产生的漆酶活性显著高于弱致病力菌株LNC1403,接种自交系黄早四植株后弯孢叶斑病的病情指数也存在显著差异,且漆酶活性与玉米弯孢叶斑病病情指数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r=0.958),以及抗性越弱的玉米品系诱导病菌漆酶活性提高也显著.
吕宾 夏淑春 张茹琴 王麒然 鄢洪海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青岛266109
国内会议
泰安
中文
83-83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