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大鼠骨骼肌异位移植寄养后运动神经植入的电生理研究

目的:探讨大鼠骨骼肌异位移植寄养后运动神经植入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 方法:取鼠龄8个月的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均分为三组:即对照组、原位再植组及异位移植寄养组.对照组:切断支配右侧股薄肌的闭孔神经,造成肌肉失神经支配;原位再植组:切取右侧股薄肌,再回植于原位,闭孔神经植入肌肉;异位移植寄养组:切取右侧股薄肌,移植寄养于左侧股部,闭孔神经植入肌肉.术后25周,采用神经肌电图仪收集各组的神经电生理信息,观察股薄肌大体形态并测量肌湿重. 结果:对照组股薄肌呈失神经电位;异位移植寄养组和原位再植组相比,神经肌肉电位潜伏期、波幅和神经传导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股薄肌萎缩明显,肌湿重为158.0±19.3mg;异位移植寄养组与原位再植组股簿肌萎缩不明显,肌湿重分别为509.6±14.5mg和516.8±12.7mg,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运动神经植入能有效防止或减轻异位移植寄养的骨骼肌失神经性萎缩,有助于恢复神经、肌肉的部分功能.

骨骼肌 异位寄养 运动神经植入 电生理特性

王江宁 王寿宇 唐一源 张峰

大连理工大学神经信息研究所 辽宁大连,116021;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整形外科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整形外科 大连理工大学神经信息研究所 辽宁大连,116021

国内会议

2015全国糖尿病足综合治疗、北京手足修复与重建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628-630

2015-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