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北京地区急性生活性手外伤流行病学特点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手外伤患者就诊的临床资料,分析北京地区生活性手外伤的构成、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对2005年4月1日-9月30日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手外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的2575例生活性手外伤患者的性别、年龄、损伤时间、地点、机制和部位等因素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生活性手外伤占急诊手外伤的49.2%,男女比例为3.3∶1,21~30岁高发,一天中10:00~11:00和21:00~22:00为高发时段,休息场所最常见(43.3%),其次是室外空间(28.8%)和休闲场所(20.0%).常见损伤原因为意外性损伤(51.0%)、酒后自伤(16.1%)和他人暴力(15.5%).常见损伤机制为切割伤(52.23%)、撞击伤(16.04%)及摔伤(15.18%).2405位患者为右利手,手偏利对损伤手分布有显著影响.开放性损伤占70.7%,54.4%患者合并深部组织损伤. 结论:生活性手外伤是常见疾病之一,有其自身的流行病学特点,可根据其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以降低发生率.

急性手外伤 生活性损伤 流行病学 分布特征

郑炜 易传军 田光磊 田文 李忠哲 朱瑾

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 北京,100035

国内会议

2015全国糖尿病足综合治疗、北京手足修复与重建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653-658

2015-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