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荷载传递法的冻土地区钻孔灌注桩回冻中后期承载力计算
多年冻土地区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形成及发展变化与桩周土体的复杂变化的环境有直接的关系,而回冻过程承载力的变化规律是桥梁后续工程施工及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理论依据,常规的桩基承载力检测方法,费时费力造价成本也较高,为了准确计算桩基回冻中、后期的承载力,本文采用荷载传递基本微分方程,首次引入双曲线模型和双折线模型分别模拟冻土地区桩侧土体位移模式和桩端土体位移模式.利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6.0语言编写计算程序,对回冻中、后期钻孔灌注桩基础桩侧冻结摩阻力、桩身轴力、桩端阻力以及单桩承载力进行计算.将程序计算数值解与昆仑山多年冻土地区桩基础试验场的试验桩的实1测数据对比分析,二者高度吻合,最大误差小于10%,结果表明双曲线模型和双折线模型的荷载传递基本微分方程能有效的模拟灌注桩的桩基承载力.此外通过模拟计算得出,昆仑山多年冻土地区的钻孔灌注桩承载力在回冻中、后期已满足运营设计荷载要求,可进行任何施工.
钻孔灌注桩 回冻过程 承载力 数值模拟 荷载传递法 冻土地区
刘秀 白家豪 冯德成 储江伟
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哈尔滨150040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90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206-214
2017-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