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中人工边界条件和地震波动输入方法对比研究

波动法被认为是实现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时地震波动输入的有效方法,该方法以自由波场分析为基础,将输入地震动转化为作用在人工边界上的等效荷载,以此实现地震动输入,因此合理设置人工边界和选择相应的波动场求解等效输入地震荷载直接影响到计算结果的精度.本文选取竖直入射剪切波作用下的二维土体模型,依据波场分解理论对比了不同边界条件和选择不同波场求解等效输入地震荷载的方法所得的土体反应.为了模拟有地下结构时产生散射波场的情况,建立了土体内部有隧洞的计算模型并计算了采用不同方法时的地震反应.通过与解析解或远置边界解的对比表明,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中,所有截断边界均设置人工边界,并且在迎波面边界选择入射波场或者自由波场,非迎波面边界选择自由波场求解等效输入地震荷载时,地震动输入的精度最高,计算结果最可靠.

地下结构 地震反应分析 人工边界 地震波动输入

谭辉 刘晶波 王东洋 宝鑫 李述涛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100086

国内会议

第26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

长沙

中文

260-264

2017-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