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免疫性坏死性肌病一例报道

坏死性肌病是一个病理学概念,系指以肌纤维坏变为主要特点且不伴或极少伴有炎性细胞浸润的非化脓性骨骼肌炎性疾病。在疾病鉴别诊断中,该患者的病理检查证实为免疫胜坏死性肌病,该病可以合并周围神经的损害。多发性肌炎肌肉疼痛明显,而皮肌炎可以出现典型的皮肤损害;包涵体肌炎肌无力呈非对称性,远端肌群受累更常见;肢带型肌营养不良常有家族史,无肌痛,病程更缓慢;代谢性肌病一般多系统损害更明显,并且存在运动不耐受等现象;但这些疾病最终需要通过肌肉活检加以鉴别。骨骼肌病理改变是诊断免疫性坏死性肌病的金标准。肌肉病理组织化学及酶组织化学检查主要表现为广泛或片状的肌纤维坏死,无束周分布特点;坏死可同时存在多种形态,即空泡、凝固、溶解、破碎以及玻璃样坏死,并伴有以肌纤维肥大为主的再生现象;在坏死性肌纤维及个别小血管周围,可见极少量的淋巴细胞浸润。

坏死性肌病 病理机制 鉴别诊断

谢南昌 连亚军 徐洪亮 张海峰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国内会议

河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二十九次年会

郑州

中文

7-8

2015-1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