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
患者四肢近端肌无力,四肢各键反射未引出,双侧病理征阴性,定位于下运动神经元,无深浅感觉障碍,活动后易疲劳,肌酸激酶略高,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重复神经电刺激示低频刺激(3Hz)有明显递减现象。考虑定位于肌肉或神经一肌肉接头可能性大。幼年发病,隐匿起病,缓慢进展,运动耐受力下降,活动后疲劳感明显,以四肢近端肌无力为主,无肌肉萎缩、肉跳、痛疼,无颅神经、感觉神经、自主神经受累表现。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重复神经电刺激示低频刺激(3Hz)有明显递减现象。新斯的明试验阳性。目前考虑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可能性大,不能排除肌管聚集性神经肌肉病、重症肌无力、代谢性肌病(线粒体肌病、脂质沉积病,糖原沉积病)。
肌无力 临床诊断 肌电图
杨春华 冀战一
周口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61-61
2015-1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