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脑干病变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最常见的浆细胞恶性肿瘤,其肿瘤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包括意义不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MGUS,或副球蛋白血症)、浆细胞瘤及浆细胞性白血病等。其特征为骨髓浆细胞异常增生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过度生成。多发性骨髓瘤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肾脏损害。由于正常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受抑,因此容易出现各种细菌性感染。骨髓瘤细胞大量增生,分泌破骨细胞活动因子,引起溶骨性破坏。受侵犯坍陷的椎骨及硬膜外肿瘤组织可压迫脊髓,孤立的浆细胞瘤块也可直接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导致类似急性椎间盘突出的严重根痛、脊髓受累症状及影像学改变。多发性骨髓瘤常侵犯颅骨,颅内损害较少见,发生率约3%。颅内骨髓瘤的症状、体征取决于病灶的部位、大小和性质,可表现为颅内高压、视乳头水肿及意识障碍等。骨髓瘤如侵犯颅底神经孔、蝶骨或岩骨等可引起脑神经压迫移位,展神经、视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及听神经最易受累。多发性骨髓瘤引起脱髓鞘性脑干脑炎罕见,可能与正常免疫球蛋白生成受到抑制、异常免疫球蛋白增加相关,治疗上应及时给予血浆交换、肾上腺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等,同时给予血液透析、输注血小板、输注红细胞等对症支持治疗。确诊MM后应积极进行化疗。

多发性骨髓瘤 脑干脑炎 病理机制 鉴别诊断 临床治疗

姜晓峰 藏卫周 姚勇

河南省人民医院

国内会议

河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二十九次年会

郑州

中文

307-310

2015-1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