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魇的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
梦魇是常见的恶性梦境体验,在噩梦中患者体验到恐惧等负性情绪,并从噩梦中惊醒,而且患者能回忆起清晰的梦境和内容.频繁的噩梦发作能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就梦魇的流行病学而言,儿童梦魇的发病率远高于成人梦魇,据统计,约19%的儿童每周至少会有一次梦魇的经历,而成年只有2-6%的发生率,在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及中东各国成人梦魇的流行病学数据较为一致.同时为数不多的研究显示,老年人梦魇发病率显著低于儿童及青壮年.目前关于梦魇机制的研究很少,主要有精神分析理论、威胁刺激理论和情感网络调控失常等学说.梦魇与许多精神疾病密切相关,同时也能独立影响精神疾病的发展进程,其中研究最多的是梦魇常继发于创伤后应激障碍,同时梦魇也可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预后;据统计,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及癔症更易发生梦魇,梦魇患者的抑郁焦虑共病率也显著高于正常人群.所以,针对梦魇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梦魇的干预措拖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临床上治疗梦魇的药物虽然繁多,但有充足临床依据的只有哌唑嗪。梦魇的非药物治疗包括意向排演法、清醒梦境疗法、系统脱敏法、渐进式肌肉放松疗法。
梦魇 流行病学 哌唑嗪 意向排演法 清醒梦境疗法 系统脱敏法 渐进式肌肉放松疗法
谢亮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95-295
2015-11-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