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岩区长段挖方路基水稳层结构破坏原因分析
山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长挖方段,特别是位于长缓坡或竖曲线底部段落,往往排水不畅,在施工中及运营期间,由于雨水下渗或基岩裂隙水导致路床含水量升高,红层软岩、全强风化岩路段易软化、泥化,进而引起路面结构早期破坏,应引起设计施工重视,根据变形破坏机理分析,路面基底层水稳结构破坏原因主要是路床受雨水下渗浸泡软化导致而成的。长段挖方段路床排水不畅,含水量升高,强度降低,易导致路面结构早期损坏。本项目在路面结构层施工过程中就严重破坏,必须及时彻底处理。(1)增设挖方段渗沟,加大渗沟埋置深度,对积水严重路段,在路床范围增设横向盲沟。截断、排除山体渗水,以避免路床填料被水长期浸泡。(2)路床出现的车辙、松散、弹簧、压翻等病害部位,挖除病害部位的非适用填料,压实基底后,采用已破坏的低剂量水稳换填处理。
高速公路 挖方路基 水稳层结构 破坏机理 灾害防治
赵华宏 张志峰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88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74-76
2015-10-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