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鱼不同混养体系水质的初步研究
让胭脂鱼分别与达氏鲟、长吻鮠、草鱼、岩原鲤混合养殖,定期检测养殖水体水温(T)、pH值,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4+-N)、硝酸盐(NO1--N),亚硝酸盐(NO2--N)和有效磷(PO4--p)的变化,研究混养池水质变化特点,提高对混养鱼池养殖管理水平.结果表明: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水体中COD的含量逐渐增大,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逐渐升高到最高值后出现部分回落,当磷酸盐较氮盐出现峰值后出现峰值,也出现回落,要适时加注新水,保持水质良好,提高养殖成活率;通过对比四种混养水体COD和营养盐含量,岩原鲤与胭脂鱼苗种混养池的含量也处于最低或较低水平,且波动最小,说明其混养模式最有利于保证水体中各项水质指标趋于稳定从而确保养殖环境保持良性动态循环.
胭脂鱼 混养体系 水质变化
陈彦伶 周波 陈先均 李梦均 徐飞 产华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四川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可利用实验室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288-294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