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土地财政的供求驱动分析与差别化治理

土地财政行为特征是理解城市群内(或间)差异性的关键,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为研究区域,构建一个土地财政的供给需求二元的驱动分析框架,对比分析不同的经济单元在土地财政成因上的差异性,为找到适合各城市群转型与治理的路径提供支撑.本文利用三大城市群67个城市在2001~2011年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与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研究发现:不同城市群在土地财政上有着不同的成因.经济最为发达的长三角城市群,政府财政支出对土地财政的影响最为显著.中游城市群和渝溶城市群,城市人口因素变量作用相对较强.渝蓉城市群政府财政与土地财政之间呈现负相关,非农产业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强,这一现象与该地区土地制度改革密切相关.本文结论发现的政策意义是: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在于约束政府行为、转变当下依靠土地资源大量投入的”以地谋发展”模式;中游城市群,一方面要推进适度人口城镇化,一方面要约束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不当竞争,避免资源利用的浪费;渝蓉城市群,调控的核心是理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土地的收益分配关系,形成符合城乡统筹发展的土地财政模式.

土地财政 供求驱动 差别化治理 长江经济带 城市群

张耀宇 陈会广 陈利根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国内会议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学科建设委员会成立暨互联网时代城市经济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天津

中文

115-128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