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胃癌患者1例及文献复习

本患者在应用伊立替康之前进行了基因多态性检测,发现该患者为UGT1A1*28检测为野生型,然而该患者仍然出现的迟发性2度腹泻,给予易蒙停治疗后症状完全缓解,在以后的化疗周期中给予伊立替康减量后腹泻减轻。伊立替康联合5-Fu二线治疗晚期胃癌有较为显著的疗效。虽然仅此1例不足以说明问题,但提示人们伊立替康联合5-Fu可作为对二线治疗晚期胃癌可能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因此,在个例报道回顾性分析的同时,应进行较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以进一步验证该方案的疗效。同时,应更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基因检测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能够更好的指导肿瘤的个体化治疗。

胃癌 伊立替康 临床药理 疗效评价

刘杰 赵建强 孙玉萍

济南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

国内会议

山东省抗癌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山东省第四届肿瘤学术大会

济南

中文

231-235

2015-06-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