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1例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tumors,IPMT)由Takagi和Ohashi于1982年首先报道,1996年WHO确定IPMT的诊断标准,根据肿瘤细胞异型性的程度高低,从组织学上将其分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交界性、原位癌和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癌。随着人们对该症的认识,尤其是影像学的发展,该症检出率有上升趋势,约占胰腺肿瘤的5%-7.5%,甚至有报道该症占手术切除的胰腺新生物病例的17%-25%。该症病理特点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黏液分泌亢进,肿瘤主要在胰管内扩散,扩张的胰管由具有黏液分泌功能的乳头状肿瘤上皮覆盖。根据肿瘤的起源不同,通常把IPMT分为三种类型:(1)主胰管型,主胰管扩展而肿瘤主要存在于主胰管。(2)分支胰管型,分支胰管扩展而肿瘤不存在于主胰管。(3)混合型,肿瘤既存在于主胰管又存在于分支胰管。有报道约57%-92%的恶性病变发生于主胰管型,仅6%-46%发生于分支胰管型。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肿瘤 病理特征 诊断标准 手术治疗

董艳光 岳振营 张洪艳 胡营营 徐滨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病理科 257000

国内会议

山东省抗癌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山东省第四届肿瘤学术大会

济南

中文

249-251

2015-06-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