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MDC1和YAP1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卵巢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死亡率高居所有妇科恶性肿瘤之首.卵巢癌患者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这使其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且疾病后期易发生复发转移,导致卵巢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现有的手术治疗与化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卵巢癌患者的肿瘤负荷,但却无法显著改善患者的远期生存.究其根本,在于对卵巢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卵巢癌的诊治仍是临床一大难题,主要原因是缺乏针对卵巢癌的特异性高、敏感性好的早期筛查方法,且在卵巢癌的后期治疗过程中易发生复发及化疗耐药.寻找可用于卵巢癌早期筛查的特异性分子和新的卵巢癌治疗靶点将有助于改善卵巢癌的预后,因此,对卵巢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分子机制的研究迫在眉睫。DNA损伤修复是指在基因组DNA受到损伤后发生的一系列修复过程。DNA损伤包括内源性损伤,如细胞代谢产物的损伤,以及外源性损伤,如辐射或化疗药物造成的损伤。DNA损伤修复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有其两面性,它可能造成基因组DNA错误而诱发肿瘤,但同时,放化疗过程也是利用化疗药物和放疗对肿瘤细胞产生的DNA损伤所发挥治疗作用:DNA损伤修复失败可能是肿瘤发生的诱发因素,而对于放化疗过程产生的DNA损伤修复也会导致肿瘤细胞的放化疗耐受。所以,DNA损伤修复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卵巢癌根据临床病理和分子遗传学特点可划分为2种类型:Ⅰ型多为临床早期病变,局限于卵巢,发展缓慢,预后较好;Ⅱ型具有高度侵袭性,发现时多为临床晚期,预后不良。基于卵巢癌的不同类型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并获取表达差异蛋白的结果,从中挑选出MDC1(Mediator of DNA damage checkpoint protein1)和YAP1(Yes-associated proteinl)这两个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作为本研究的目标分子,探讨其在卵巢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
卵巢癌 病理机制 DNA损伤修复 MDC1基因 YAP1基因 分子机制
刘晓琳 孔北华 刘招舰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303-303
2015-06-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