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冲突年代苏联电影中”中国形象”的隐喻与中国的反应--以《德尔苏·乌扎拉》为中心

在中国与苏联两党两国关系由分歧发展为矛盾,由冲突进而成对抗的特殊年代(1969-1989年)里,双方借力惯用的政治宣传武器,以宣示自身道统和政治路线,以建构自身意识形态话语权和政治文化霸权,而电影作为大众通俗文化重要形式扮演了特殊角色.苏联电影中的”中国形象”贯穿于中苏友谊高歌猛进时期,也表现在中苏冲 突阴霾满天年代,它伴随着两国关系的友善龌龊而变幻迷离色彩.《德尔苏·乌扎拉》即是这”国家间政治”漩涡中随波浮沉的一叶扁舟,在不同历史时期体验着大相径庭的历史命运.

苏联电影 《德尔苏·乌扎拉》 中国形象 概念隐喻 冲突年代

张建华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国内会议

首届全国影像史学研讨会

北京

中文

55-68

2015-0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