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与黏膜免疫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作用以及艾灸效应机制的思考

肠道菌群在宿主肠道内寄生,与肠粘膜免疫屏障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机体内肠道内环境稳态的调解中起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失调可影响机体对直肠扩张刺激的感觉阈值及内脏敏感性,在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艾灸可从多环节、多靶点调节机体生理平衡,在改善IBS各项症状,尤其是内脏高敏感性腹痛方面凸显优势.本文从肠道菌群失调和黏膜免疫激活角度,探讨肠道菌群在IBS发病环节中的作用,思考艾灸治疗IBS的起效机制.艾灸对IBS患者肠道菌群构成,尤其是有益菌,有害菌的调控作用,筛选与艾灸特异性相关的肠道菌群生物标志物;艾灸对免疫细胞及多种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寻找肠道菌群变化与茹膜免疫系统的相关性,阐释艾灸在维持肠道菌群和免疫稳态中发挥的作用;从腧穴配伍(如“合募配穴”),不同灸法(如温和灸、隔物灸、麦粒灸)等角度,将经络、腧穴、辨证等中医特色理论与肠道菌群,肠道粘膜免疫相结合,为提高针灸治疗IBS的疗效临床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将灸法与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相结合,为深入揭示灸法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也必将推动艾灸治疗IBS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的发展。
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菌群 肠粘膜免疫 艾灸治疗 调节机制
赵继梦 李垠和 吴焕淦 包春辉 刘慧荣 王晓梅 周次利 翁志军 陆嫄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203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126-129
2014-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