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灸法差异及其差异对疗效的影响
艾灸疗法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作为一种有效的防病治病方法,临床上也深受医生的重视和患者的接受.针灸理论基础早在《黄帝内经》中有所阐述,即经络体系理论,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阶级的变化使得针法和灸法有了不同的发展;这两种方法本身在操作上的差异,也使得后世医家在运用时有所偏颇;而各个医家的学派和理论的差异也使得灸法的使用原则发展各不相同.在此简单讨论古今灸法临床应用的差异,并分析这些差异对疗效带来的影响.指出灸法在临床广泛运用到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尤其在传染病与外科疾病方面作用突出20世纪20~30年代,由于民生凋敝,公共卫生环境恶化,如霍乱痢疾疟疾结核等大规模传染病时有爆发,灸法在诊治该类疾病中作出大量积极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灸法的治疗病种得到啦一定突破,免疫系统疾病、预防性治疗等领域,纷纷开始运用灸法,这对灸法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艾灸疗法 古今差异 临床应用 疗效评价
张安冬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203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149-154
2014-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