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秸秆还田耦合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于2012-2013年度小麦生长季,以高产中筋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材料,在青岛市农业科学院城阳试验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秸秆(S)、水分(W)、肥料(N)三因素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光合特性、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物质积累量前期以传统灌溉和施肥处理较高,自抽穗期后差异减小,成熟期以S1W1N2处理最高.优化施肥处理后期追肥对提高小麦旗叶叶绿素SPAD值有明显作用,对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也都有明显提高,胞间CO2浓度则是显著降低.秸秆处理间虽差异不显著但秸秆还田对光合作用各项指标的提高还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秸秆还田使得小麦穗数有所降低,但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是还田处理较高,配合优化施肥处理,小麦产量最高处理组合为S1W1N2,其次为S1W2N2,综合经济效益以S1W2N2处理最高,为本试验地区最佳组合,达到了小麦高产和收益最大化目的.
冬小麦 水肥秸秆还田 生长发育 作物产量
田北京 孙志考 赵长星 梅旭荣 林琪 刘义国 王瑞英
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省旱作农业技术重点验室,山东青岛,266109 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省旱作农业技术重点验室,山东青岛,266109;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
国内会议
太原
中文
206-215
2014-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