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踝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比较
后踝骨折时可使踝关节受力中心向前内侧移位,中间非负重区减小或消失旧。中间凹陷非负重区负重,破坏了软骨的营养状态及代谢特点,增加骨关节炎的发生。鉴于此,对于后踝骨折的治疗,妥善的复位及合理的内固定至关重要。本研究的设计之初就是要通过模拟正常的步态周期中的特殊临界位置来测试最接近真实状态的后踝骨折力学变化。通过自制装置实现踝关节在任何角度上的跖屈与背屈来模拟病人术后康复锻炼的踝关节活动过程。在踝关节骨折时,对于平均高度的后踝骨折块,两枚平行空心螺钉及后踝解剖钢板两种内固定的强度无生物力学差异。
后踝骨折 内固定手术 生物力学 临床疗效
尹建文 王旭 黄加张 张超 陈立 王晨 耿翔 马昕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骨科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443-449
2015-12-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