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手法复位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手法复位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52例OVC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6例(病变椎体32个)采用手法复位结合PKP治疗;对照组26例(病变椎体30个)采用单纯PK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椎体高度的恢复情况、后凸畸形的矫正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术后3d试验组患者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凸畸形的矫正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周、6个月,试验组患者病变椎体高度压缩率、Cobb”s角均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视觉模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手法复位后联合PKP在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和减少骨水泥渗漏方面疗效满意,优于单纯PKP,尤其在矫正后凸畸形和减少骨水泥渗漏方面.

骨质疏松症 椎体压缩骨折 手法复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临床疗效

于海洋 徐克武 强胜林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创伤骨科 兰州 730020

国内会议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第十一届学术年会

兰州

中文

28-31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