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本态生物物理学特性的研究现状
穴位是内脏生理、病理和机能变化在体表上相应的感应点,是内外信息交换的窗口,对于内脏病变具有诊断和治疗两大作用.国际上一些较高水平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针灸穴位与非穴位并不存在疗效差异,这就抹煞了穴位的特异性,给传统腧穴理论带来了极大地冲击,穴位到底是什么,即穴位本态是什么样的,与非穴位之间有何区别,这是穴位研究中的最基本问题,也是经络腧穴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科学阐释这一问题,才能真正回答穴位是否具有特异性,才能真正判定针灸穴位疗效.本文从电学、热学、光学、声学等物理特性研究方面肯定了穴位的客观存在,目前对穴位本态磁学特性的研究偏少,且大多停留于观察阶段,缺乏系统的总结和深入的挖掘,无法普适性;腧穴研究多集中在少数常用穴,重复性验证较少,未形成共识。今后应在穴位本态研究的工作基础上,做好顶层设计,联合攻关,优势整合,组建多学科交叉合作大团队,对穴位组织结构及理化性质开展系统全面的研究,对不同生理病理状态下穴位本态的特性进行大规模的检测,获得穴位基本特性的海量数据,构建人体特征性穴位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凝练穴位本态的基本特征,探索与机体状态的关系,总结规律,有助于临床的有效选穴,使其定位越来越具客观性;并根据其理化性质和功能的不同可将穴位划分为不同类别,用现代科学语言阐释穴位新的内涵,实现对中医针灸理论的发展和升华。
穴位本态 电学特性 热学特性 光学特性 声学特性
王银平 李菊莲 王薇 王慧 李雪溶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减肥美容专科
国内会议
兰州
中文
174-178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