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厦门市志(1996-2005)》人物篇编纂得失
旧志人物志的篇幅一般占整个志书篇幅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所以一直有“古来方志半人物”的说法。方志学创立者章学诚把人物志看成“志中之志”“书中之髓”,强调“国史取材邑志,人物尤属紧要”。今天,在“以人为本”的精神指引下,二轮志书记载人物形式多样,数量渐多,也越来越突出人物的内容和比重。人物志要遵从志书的体例文风,采用语体文、记述体,文字记述要严谨、朴实、简洁。但是,语体文不是大白话,记述体也不是不讲修辞、不要文采。尤其人物传,严谨不等于呆板,朴实不是粗糙简单,简洁也不是空洞无物。不管什么文章,如若没有文采,是决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地方志书要想资政存史并充分发挥它的社会效益,就必须增强它的可读性。《厦门市志(1996-2005)》在人物传文采上也是亮点纷呈。
《厦门市志》 人物篇 编纂工作 志书质量
张军
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413-425
201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