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志书突出特色的编纂思考--以《厦门市志(1996-2005)》部分经济篇章为例
志书是资料性文献,资料不仅是评判志书质量的主要依据,而且是志书致用的首要条件,是志书的价值所在。但是目前部分志书所提供的信息中,存在着“宏观信息多,微观信息少;表面成绩多,深层次规律、特色与失误、教训少;面向党政机关、科研部门信息多,面向企业、群众,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经济、生活方面信息少”的问题。然而志书要全面、系统、真实地反映一个地域内的历史和现状,就要按照全方位、宏观和微观并举、突出特色、应用性强的思路进行记述。编修志书要突出特色,资料基础是很重要的保证。面对社会的新变化,必须要拓宽征集资料的征集内容和征集渠道,从而使志书突出特色得到保障。第二轮志书中如何反映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是需要不断研究和实践的问题,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实际情况,需要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实践出不同的方法。
地方志 二轮修志 内容编纂 时代特征 地方特色
王洁娟
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444-448
201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