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二轮修志对首轮志书的继承和创新--以《厦门市志(1996-2005)》为例
第二轮志书是新中国首轮志书的续修,两轮修志工作在时间上仅相隔20年,因此个人认为:续修志书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正确处理继承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的关系,坚持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首轮志书吸收了我国历代修志的修志理论和修志成果,并在实践中创新、发展,基本形成了首轮志书统一的编纂原则、编纂体例和编纂要求,很多理论值得在二轮修志时继承和借鉴的。作为续志,二轮修志与首轮修志工作间隔时间较短,首轮修志留给人们的创新空间并不大,如果一味强调创新,势必会陷入假象创新、盲目创新和否定式创新。所谓假象创新,第一种表现是“自以为是”的创新,而实质是对原来编纂方法的翻版,例如为突出改革开放的时代特色,在志书中会特设一种标题集中记述改革开放,殊不知这在首轮修志中就叫升格或前置法,在此只是变换了一种形式而己;第二种表现是将增加的新内容视为内容创新,二轮修志作为续首轮志书下限后的历史,这些资料都是对事物正常发展过程内容的记载,内容肯定是新的,因此记载首轮下限之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是续修的任务,不能把记载新内容作为一种创新方式。所谓盲目创新主要表现为忽略志书记述内容的需要,盲目移植其他体裁,如目前出现的志书的年鉴化,就是在志书中通篇采用条目体的体式,条目体是年鉴的基本体裁,其特点是篇幅小,适于时间跨度小,且适宜单主题资料的记述,而地方志要求系统完整地记述断限内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将条目体通篇地应用于志书,容易割裂完整历史过程,但是根据需要可有选择性地个别运用。所谓否定性创新,有观点认为新时期编修地方志应该进行脱胎换骨式的改革,给志体动“大手术”,从而彻底否定过去,一切重来。
地方志 二轮修志 内容编纂 创新方式
李刚
魏县地方志办公室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649-652
201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