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学历史主体性目标下的知识教学--20世纪90年代的自我建构

历史教学的前行与展望需要回顾来路.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技术飞天散花之际,一些常理式问题并没有细致而深入地反刍.为此,本文梳理了20世纪90年代曾经热议的话题——知识与能力、主体与主导,并以笔者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教学实践及经验总结为反刍对象,以文本分析、自我建构的方式,勾勒了中学历史主体性目标下的知识教学状况,认为基础教育领域的中学历史教学是基于知识展开的知识教学,要充分实现知识的教育价值.这也许有助于21世纪历史教育的进步建基于更适切、更扎实的基点上.本文以理论阐释为主,兼及实践案例,关注操作流程.主体性目标下的知识教学有主体性哲学、新知识论、历史解释学等基本的理论依据,也有对中学历史教学实际需要与可能的考量.它从最初的”能力框架下的知识打开”开始,经过”主体性整合的教学模式”的实践,走向知识如何分类、处理的”知识展开与主体精神同构”,从中探索”知识展开活动中的主体性表征”,最终确认:主体性引领知识的展开,从而实现知识的教育价值.作为建构,它是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历史教学现象的当下对话与延展,是教学历史与教学现实的同构,是那个时段和这个时期的双向互联.

中学历史 主体性目标 知识教学 自我建构

束鹏芳

江苏省大港中学

国内会议

首届“21世纪全球历史教育的发展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76-86

2015-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