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元代和清代的山左金石学

碑志义例研究自元代创兴,至清代形成金石学的一个流派。在金石义例学派的发展中,通过强调碑志文体的社会教化和典范救世的功能,无意间开创了金石整理研究的新路径,同时也使金石学从早期的关注“礼家明其制度”的政治之礼,向后来的关注文体功能和世俗礼法的方向发展,展示了金石学的普及化过程。清《山左金石志》全书总体收录法律碑刻数量较多,几占志书所载石刻总数的10%,公文碑与各朝代法律碑刻中的数量比,与缪荃孙所撰《艺风堂金石文字目》18卷和《续目》3卷的数据接近。另秦汉公文碑的存在,说明山东尤其是曲阜,是公文碑的发源地。不仅如此,山东宋以后的公文碑发展序列完整,碑文中所载的行政程序、施政环节较为清晰,公文与禁约、记事等文体的并存现象也比较普遍,是研究古代公文碑发展流变及特色的重点区域。

石刻碑文 碑志文体 元代 清代

李雪梅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国内会议

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泰安卫星会议

山东泰安

中文

246-251

2015-08-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