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朝鲜遗民李炳宪的1916年曲阜、泰山巡礼的意味与意愿

真庵李炳宪(1870-1940)是在日本殖民地下展开孔教运动的着名学者.他认为为了光复山河首先伸张民族精神,为了伸张民族精神一定把儒教作为一个宗教并坚持其信心.于是他尽心尽意地改革儒教,要应付新时代的变化.给李炳宪的思想和运动极大影响的人就是中国的康有为(1858-1927).1914年4月27日,李炳宪在香港第一次见面康有为,跟他谈论,咨询对于朝鲜恢复国家政权、儒教的改革以及宗教化等的问题,在很多方面他受到启发。其后,1916年、1920年、1923年、1925年一共四次访问中国康有为前亲炙,其中,1916年是他快要正式开始孔教运动的时期。从这个角度看,1916年的访问中国尤其具有重大意义。1916年6月29日他在西湖跟康有为见面,然后到曲阜参观释尊祭,爬泰山追寻有关孔子的陈迹。他第二次访问中国时寻访曲阜和泰山的并不是简单的旅游行程,而是他巡礼孔子圣地,愿望孔教运动成功的一种宗教仪式。对他来说,1916年曲阜、泰山巡礼成为一次分水岭事件。

儒教 曲阜巡礼 泰山巡礼 李炳宪

全丙哲

韩国庆尚大学庆南文化研究院

国内会议

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泰安卫星会议

山东泰安

中文

417-417

2015-08-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