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超声实时观察电针刺激偏瘫患者胫前肌的时间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单次电针刺激偏瘫后足下垂患者治疗的最佳治疗时间. 方法:纳入8例患者,选取针刺足三里、阳陵泉穴,连接电针,刺激电极为足三里,参考电极为阳陵泉,以2Hz连续脉冲电进行刺激,刺激强度为患者达到痛阈前能耐受的最大强度.从开始治疗计时起每分钟于胫前肌肌腹最丰厚部位(约平腓骨小头至外踝尖连线的中上三分之一交点处,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部位)采集一次5s胫前肌的超声影像.总采集时间为20min.分析超声影像计算各时间点的肌肉收缩速度.经过曲线拟合建立各患者健侧及患侧胫前肌收缩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回归方程,计算各曲线回归方程收缩速度降低至等同治疗开始时收缩速度的对应时间点xt;分别计算患侧和健侧Xt的容许区间;患侧和健侧对比选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 结果:1.患侧及健侧胫前肌收缩速度降低至等同治疗开始时收缩速度的对应时间点xt的95%参考值范围分别为:患侧(5.25,6.67)min,健侧(6.52,8.18)min.说明患侧胫前肌出现疲劳的时间约为开始治疗后5.25-6.67min内,健侧胫前肌出现疲劳的时间约为开始治疗后6.52-8.18min内.2.配对检验提示患侧较健侧xt有差异,健侧较患侧达到最大肌肉收缩速度的时间晚,即开始出现肌肉疲劳的时间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频率为2Hz、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强度电针刺激下,患侧胫前肌开始出现疲劳的时间约为开始治疗后5.25-6.67min内.健侧较患侧出现肌肉疲劳的时间更晚.

偏瘫 足下垂 电针刺激 治疗时间 超声影像

李季 杨万章 王乔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国内会议

第六届粤港澳台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暨2015年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

广州

中文

369-373

2015-07-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