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手术后低血容量患者早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策略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后低血容量患者早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EGDT)策略. 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术后低血容量患者5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9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根据传统方法进行液体治疗,治疗组根据EGDT方案进行液体治疗,观察两组第8、24、48小时液体输入量、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HR、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血乳酸水平(Lac)、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等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病种、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胸比值,肝、肾功能等基本情况上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第8、24小时晶体、胶体用量,液体总量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8、24小时CVP、ScvO2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第8、24、48小时MAP无明显差异,但对照组血压波动明显大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术后第8、24小时Lac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48小时无明显差异(P>0.05),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小于对照组,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能动态反映心脏手术后低血容量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实时监测容量指标,个体化调整治疗方案,指导液体管理,对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心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心脏手术 低血容量 早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血流动力学
李晓密 韩宏光 王辉山 徐莉莹 孟庆涛 张晓慧 张春振 都业君
110016 辽宁沈阳 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外科
国内会议
第4届中国心脏重症大会、2015华夏医学科技论坛——心脏重症论坛、第一届中国·国际重症医学大会
北京
中文
136-142
2015-06-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