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骨陶瓷修复牙槽嵴缺损后正畸牙齿移动的显微CT研究

目的:骨陶瓷可促进拔牙位点牙槽骨改建,但牙齿在骨陶瓷修复的牙槽嵴缺损能否正常移动尚不清楚,本研究探索骨陶瓷修复牙槽嵴缺损后,牙齿移动至骨缺损处牙根和牙周组织的三维动态变化,为正畸临床提供指导. 方法:5周龄SD大鼠60只,拔除左上第一磨牙后,通过查随机数字表分为三组(每组20只),A组拔牙窝内植入骨陶瓷,B组植入脱钙小牛骨粉,C组自然愈合作为对照组.四周后,109牵引力近中移动左上第二磨牙28天至拔牙窝内.使用显微CT在加力第0,7,14,21,28天动态评价骨小梁微结构参数和牙根吸收体积并进行统计分析,组织切片和三维有限元分析观察牙根吸收情况. 结果:A组牙齿移动距离最小,牙根吸收体积最少,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目和厚度最大,B组居中,C组最小(P<0.05).牙根表面最大压力区位于近中牙根的颈部区域. 结论:骨陶瓷有较好的骨诱导潜能,与Bio-Oss骨粉充填和自然愈合拔牙窝相比,牙根吸收较少.

牙槽嵴缺损 骨陶瓷 牙齿移动 显微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茹楠 白玉兴 厉松 刘云峰 李晓玮 马雁崧

10005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正畸科 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国内会议

2015北京口腔医学论坛

北京

中文

72-89

2015-12-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