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乳牙根管治疗失败病例根尖周病损组织细菌组成分析

目的:了解乳牙根管治疗失败病例根尖周病损组织中的细菌构成,探寻优势菌,以期获得根管治疗失败慢性根尖周炎的细菌病因学特征. 方法:收集根管治疗失败后无法保留的乳磨牙共30例,拔除后取其根尖周病损组织,采用16SrDNA克隆测序技术检测样本中的细菌构成. 结果:PCR扩增16SrDNA通用引物获得所有DNA样本均为阳性.30例乳牙慢性根尖周病损组织样本共获得2215个细菌16SrDNA序列,检测出155个已知菌种或基因型,从属于个8菌门,其中不可培养菌共有48种.检出菌种中厚壁菌门最多(38.06%),其次为变形菌门(35.48%)和拟杆菌门(12.90%).检出率最高的为纤细弯曲菌(18/30,60%),其后依次为嗜血杆菌Haemophilus sp(15/30,50%),链球菌Streptococcus sp.(12/30,40%). 结论:根管治疗失败的乳牙慢性根尖周病损组织是以G-菌(71.61%)为主的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占据主导地位,未培养菌也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纤细弯曲菌具有高检出率,各样本间的细菌构成存在较大差异.

乳牙根尖周炎 病损组织 细菌组成 优势菌种

周焱 赵焕英 蔡爽 杨宁燕 尚佳健

北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 100050 北京 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实验与检测中心 100054

国内会议

2015北京口腔医学论坛

北京

中文

322-331

2015-12-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