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牙周致病菌感染对实验性腹主动脉瘤影响的初步探讨

目的:在成功建立牙周致病菌皮下感染和腹主动脉瘤复合动物模型的基础上,初步评价牙周致病菌对腹主动脉瘤形成的作用. 方法:选择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皮下金属螺旋管植入3周后,CaC12涂抹法制备腹主动脉瘤模型,每周在螺旋管内注射牙龈卟啉单胞菌构建牙周致病菌感染模型,第2-7d抽取0.1mL螺旋管内液体进行细菌培养.模型制备8周末处死取血和腹主动脉.腹主动脉行HE染色和弹力纤维染色进行病理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量血清中抗牙龈卟啉单胞菌特异性抗体. 结果:螺旋管腔内1周内均有活菌检出,血清抗牙龈卟啉单胞菌特异性抗体滴度显著高于非感染组.CaCl2处理8周末,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组小鼠的腹主动脉扩张率显著大于未感染组P<0.01).病理结果显示CaC12处理的两组血管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但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组小鼠较未感染组腹主动脉弹力纤维破坏更为显著,部分缺失断裂(P<0.01). 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牙周致病菌慢性感染和腹主动脉瘤的动物模型.牙周致病菌感染可能加速实验性腹主动脉瘤的形成和发展.

腹主动脉瘤 病理机制 牙周致病菌感染

任爽 王冬青 孙正

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100050北京

国内会议

2015第二届北京保护健康协会微生态学学术交流会暨微生态产业研讨会(北京)

北京

中文

81-87

2015-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