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一例报道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是一种少见的以椎基底动脉显著增长、增粗和扭曲为特点的脑血管病.曾经先后被命名为巨大延长的基底动脉畸形、血管曲张样动脉瘤和梭形动脉瘤。该病是一种少见的后循环血管与年龄、性别、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烟酒史等后天获得性因素相关。本报道所述患者为老年男性,既往长期高血压病史,未正规治疗,并有烟酒史,可能在动脉壁先天发育缺陷的基础上,同时存在高血压,血流的长期冲击使动脉壁发生扩张迂曲。动脉扩张、血流速度减慢以及迂曲血管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又可促进血栓形成、血栓附壁和脱落等继发性管壁损伤,进一步加剧扩张和延长。虽然VBD的发病率不高,但可引发多种临床症状,可表现为脑干压迫和脑神经损害症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及脑梗死、脑出血、脑积水,甚至某些非神经系统的特异症状。有研究显示在卒中患者的发生率高达10%~12%,VBD也是致死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本例患者反复脑梗塞,伴有面神经、舌咽神经损害症状,发生机制可能为延长扩张的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血流速度减慢,微血栓形成以及延长扩张扭曲的动脉使动脉分支的开口处受牵拉,引起血流减少及一些小动脉受压造成闭塞所致。本例患者病程中病情进行性加重,渐发展为意识认知障碍、肢体活动不利及尿便障碍,头颅CT检查显示梗阻性脑积水,而国内外因梗阻性脑积水为表现就诊者也有少数报道,其发病机制可能为扩张的基底动脉内搏动的血流对Monro孔及第三脑室底部造成“水锤”效应,影响脑脊液循环,从而导致脑积水形成。由于VBD临床症状比较广泛,治疗方案需要根据病情具体决定,本例患者发病到入院为3小时,结合病史及体征考虑脑梗塞可能,可以积极进行溶栓治疗,有研究显示急性血栓形成者可以尝试溶栓治疗,但要警惕出血的可能,家属考虑出血风险高拒绝溶栓治疗,故给予抗血小板凝聚、稳定斑块、营养神经、合理调控血压、血糖等对症支持治疗,之后行脑室腹腔引流术治疗脑积水后患者病情好转。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致病因素 临床治疗 疗效评价
王静 李明哲 王天舒 贾延劼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371-374
2015-1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