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层蛛网膜下腔出血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目的:分析皮层蛛网膜下腔出血(cSAH)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报道1例cSAH患者,通过对其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的分析,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其发病机制.结果:患者有脑动脉粥样硬化高危因素,表现为发作性左侧肢体无力,头颅CT示右侧顶叶条索状高密度影,SWI提示为低信号出血灶;MRA不右侧大脑中动脉(MCA) M1段重度狭窄.经过联合抗血小板聚集、强化他汀、扩容治疗,患者病情稳定.结论:cSAH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常提示大血管狭窄;大动脉狭窄引起的低灌注是其最可能的发病机制.
皮层蛛网膜下腔出血 短暂性脑缺血 发病机制 临床治疗
付胜奇 张淑玲 张洪涛 张道培 嵇朋 任雅芳 禹萌
郑州市人民医院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410-414
2015-1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