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干脑白质病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症PRES
高血压脑病的病理基础为血管源性水肿,而急性脑梗死却为细胞毒性水肿。常规MRI虽能显示病变,但不能区分二者,T2WI均呈高信号。DWI可较容易地将二者区分开,血管源性水肿因为细胞外水分的增加表现为扩散升高,ADC值升高,DWI呈低信号,而细胞毒性水肿则表现为扩散受限,ADC值降低,DWI呈高信号。但二者并非截然分开,常同时存在。有作者认为高血压脑病首先发生于皮层下脑白质,因其对缺血最敏感,随着病情加重,则逐渐扩展到皮层,且皮层区病灶更易进展为细胞毒性水肿,则会混淆DWI信号。绝大多数病灶ADC值均升高,表明为血管源性水肿,但其DWI呈等及稍高信号,可能是由于DWI本身含有T2权重,血管源性水肿中T2WI高信号和ADC值增高相互平衡可导致DWI呈等信号,而不是与AD值增高相对应的低信号,称之为/T2廓清效应另外,由于检查时间的不同其内掺杂着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性水肿,两种水肿同时存在,但仍以血管源性水肿为主,DWI信号不减低。
高血压脑病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症 病理机制 临床治疗
梅文丽 刘慧勤 黄月 张杰文
河南省人民医院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461-466
2015-1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