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永存三叉动脉主干动脉瘤并双侧颈内动脉慢性闭塞

永存三叉动脉(persistent trigeminal artery, PTA)是一种起源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与基底动脉中段相沟通的胚胎性原始血管,常合并椎基底动脉发育不良,后循环血流大多通过PTA由颈内动脉系统供应.另外PTA可合并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颅神经压迫综合征、颈动脉海绵窦漏和颈内动脉发育不良等脑血管异常.研究发现PTA并颈内动脉(ICA)不发育时,其可发挥着少见侧支通路作用,但有关PTA并ICA闭塞报道还为数不多,其在闭塞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意义观点还不一致.颈内动脉缺如可能原因为急慢性闭塞或先天性不发育。在CE-MRA,双侧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并节段性狭窄并直接延续为颈外动脉伴起始部重度狭窄,提示该病人的颈内-眼动脉-颈外动脉代偿血流受到了限制;左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且双侧椎动脉严重迂曲左侧轻度狭窄,这些血管异常可造成盗血或影响其向颅内供血。另外该病人PTA存在囊状动脉瘤和右侧颈内动脉残段,容易形成湍流,加上多种卒中高危因素,易形成不稳定拴子,脱落后造成TIA,可能是病人发作性左侧肢体无力的机制之一,也不除外复杂的血流模式造成的低灌注的可能。症状性双侧颈内动脉闭塞病人预后差,多种再通重建术可使部分病人获益,但是无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发出卒中风险较低,预后相对较好。目前双侧颈内动脉闭塞还没有最佳的治疗策略。出院三月后对病人随访得知该病人未再任何缺血症状,推测该病人建立稳定侧支代偿途径,将继续对病人进行随访,续观其预后。因此,临床医生和影像学医师应认识PTA的存在及其合并的其他脑血管异常;在PTA并双侧ICA闭塞时,前循环血流由后循环系统供应,PTA将成为主要侧支通道。血管病变及血流模式的复杂性,易形成涡流或低灌注,引起缺血事件发生,尽管双侧ICA闭塞的预后不容乐观,但是该病人合并关键侧枝通道PPTA,其预后也许不一定不好。

永存三叉动脉主干动脉瘤 双侧颈内动脉慢性闭塞 发病机制 临床治疗

鹿桂凤 张杰文 张道培

郑州市人民医院

国内会议

河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二十九次年会

郑州

中文

478-481

2015-1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