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吉林省集安市果树村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民居的”交融式”空间关系分析

集安地区是汉唐时期高句丽政权的中心分布区,高句丽遗存范围广大,分布集中,内涵丰富,包含了王城、王陵、贵族墓葬、家族墓地及大量高句丽相关遗迹,距今己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展示了高句丽政权建立之初至鼎盛时期各个时间断面的存在状态和分布格局,堪称高句丽历史文化遗产的宝库,对于研究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古代东北疆域史和东北亚文明史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实现历史文化遗产与遗产地居民的和谐共处,关键在于空间的重新划分,资源的合理配置,维护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增强对遗产地居民的人文关怀,避免出现居民背离原有的生活方式以及人工化、城市化和商业化倾向等问题。果树村选择了山地农业的生业模式,以种植果树为主要作物(包括葡萄、苹果、白桃、李子等),利用优越的气候和土壤环境,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产能的最大化。果树村历史文化遗产和现代村镇民居和谐的“交融式”空间关系的形成,正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生动案例。这种“交融式”空间关系的启示在于,在充分尊重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将固态的历史文化遗产与动态的人的生活方式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局考虑,让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与自然生态资源一样,成为发展地方经济、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战略资源,通过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旅游产业及生态农业相互促进,获得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从而实现遗产地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历史文化遗产 现代民居 交融式空间 互动关系 资源配置

唐淼

吉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大遗址保护与旅游融合高峰论坛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第五届联席会

广西桂林

中文

87-93

2015-11-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