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正交分析的防烟缓冲区参数设置
为研究典型长廊型高层建筑中走廊-前室缓冲区不同参数设置对烟气控制的影响,用FDS软件建立长廊型高层建筑火灾烟气运动模型,利用空气幕与正压送风在前室门前形成防烟缓冲区,运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分析影响防烟缓冲区防烟效果的流量比,空气幕射流速度以及空气幕射流角度,得出防烟缓冲区最佳模式为空气幕送风量与前室加压送风量之比为2∶1,空气幕射流速度为8m/s,空气幕射流角度为30度.该防烟缓冲区最佳模式在前室门前形成了一个无烟区,有效地阻止了烟气进入前室.与传统正压送风防烟模式相比,防烟缓冲区最佳模式下,前室的平均CO浓度降低了99.99%,平均温度降低了98.47%.防烟缓冲区最佳模式使前室加压送风量减少了1/3,楼梯间加压送风量减少了22.56%,节约了送风竖井的占地面积,减少了进入走廊和火场区的送风量,使排烟效率提高了8.76%.
高层建筑 防烟缓冲区 空气幕 射流速度 射流角度 送风量 排烟效率
赵贤 何嘉鹏 王晓栋 周汝 谢娟
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江苏省城市与工业安全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09 南京工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江苏省城市与工业安全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09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545-549
201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