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l-2、C-myc蛋白表达与复发DLBCL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目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为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类型,目前导致淋巴瘤主要的死亡原因为疾病的复发和进展.DLBCL为一种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特征、免疫表型及治疗疗效等表现不一.近些年研究表明Double-hit lymphoma(DHL)的预后极差,其最常见的基因易位类型为MYC/Bcl-2,而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出Bcl-2及C-myc蛋白阳性表达的淋巴瘤称为Bcl-2/MYC蛋白共表达淋巴瘤.本实验探讨Bcl-2、C-myc蛋白表达与复发DLBCL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复发DLBCL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IPI评分、LDH水平、有无B症状、有无结外受侵等临床资料,随访收集患者的生存资料(DFS、OS),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myc、Bcl-2在DLBCL中的表达,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其相关性. 结果:30例DLBCL患者中免疫组化Bcl-2阳性21例(70%),C-myc阳性24例(80%),出现Bcl-2/C-myc共表达患者18例,占全部DLBCL患者的60%,统计学分析显示: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Ann Arbor分期、血乳酸脱氢酶水平、有无B症状、IPI评分、原发部位、有无结外受侵与Bcl-2蛋白、C-myc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存分析显示:Ann Arbor分期、有无B症状、IPI评分、血LDH水平、免疫表型对总生存期均有统计学意义.年龄、性别对预后无影响.Bcl-2阳性组和阴性组的DFS差异有统计学差异;Bcl-2阳性组和阴性组的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myc阳性组和阴性组的DFS、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l-2/C-myc共表达组、非共表达组的D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1.Ann Arbor分期、血乳酸脱氢酶水平、有无B症状、IPI评分、免疫表型与DLBCL的预后存在相关性.2.Bcl-2蛋白阳性表达的患者更容易复发;Bcl-2/C-myc蛋白共表达患者更易复发.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C-myc蛋白 Bcl-2蛋白 蛋白表达 临床特征 预后分析
曲晓娜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国内会议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2015年淋巴血液肿瘤分会年会
北京
中文
144-153
2015-04-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