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肺吸虫病的超声造影临床特征
本文探讨常规灰阶超声及超声造影对肝肺吸虫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0年1月到2014年1月全部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肝肺吸虫病及肝脓肿、肝内胆管细胞性肝癌(ICC)各20例,回顾性总结分析3组病例的临床资料、常规灰阶超声特征及超声造影增强特点.采用GE LOGIQ E9、PHILIPS IU2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C5-1凸阵探头,探头频率1~5MHz.超声造影前先行常规灰阶超声检查,观察目标病灶及背景肝组织,记录病灶的数目、大小、部位、形态、边界、回声、病灶内血供等情况,回顾性分析三种疾病的灰阶超声特点.造影时存储2min动态视频图像,后期回顾分析病灶的增强模式、增强范围、增强区及坏死区特征.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统计学分析3组病例的临床资料、常规灰阶超声特征及超声造影增强特点,绘制组间指标对比箱图,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多重比较采用LSD(Least-Significant Difference)检验;组间差异假设检验选择卡方检验,两两对比采用卡方分割,P<0.05为差异显著标准.结论显示常规灰阶超声对肝肺吸虫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较为困难,诊断价值有限;超声造影增强模式表现形式复杂、多样,若病灶内坏死区呈不规则窦道样改变,并伴有病灶周边均匀薄环状强化,需要考虑肝肺吸虫的可能,同时结合临床资料,可明显提高对肝肺吸虫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
肝肺吸虫病 超声造影 灰阶超声 鉴别诊断
罗燕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超声科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85-86
2015-11-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