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建国以来鲁西南农村服饰变迁--以山东省梁山县为例

建国以来鲁西南农村服饰发生巨大变迁,日益现代化,但也呈现明显阶段性.前30年,服饰现代化进展迟缓,款式单一,色彩单调,主要赓续传统样态,而且服饰现代化一度出现停滞状态;后30年,服饰现代化进程急剧提速,并出现后现代化趋势,而传统服饰也出现回归,传统服饰的生命力仍在,并未断裂.作为社会文化符号和载体的服饰,其变迁深受社会影响,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追求美观、舒适、保健是鲁西南农村服饰变迁的趋向.

农村服饰 社会变迁 文化特色

董传岭

菏泽学院社科系

国内会议

山东省民俗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民俗文化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

山东菏泽

中文

134-148

201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