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白血病的认识和治疗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中一种恶性肿瘤性疾病.急性者具有起病急,病势凶险的特点.在古代医学里,急性白血病属于虚劳、血证、症瘕等范畴,也有称为急劳、热劳、百日劳.慢性白血病亦属于虚劳、癥瘕、积聚等范畴.由于当前对急性白血病的研究观察较多,本文拟以着重介绍个人临床经验和传统医学对白血病的认识和治疗.中医认为本病由毒邪引起.当人们由于饮食起居等方面一些因素的影响,加之外感等,使机体功能失调,毒邪即入侵.并可犯及脏腑经络,引起气血瘀滞及各种病变,表现为发热、骨痛、肝脾肿大、舌质紫暗,骨髓中白血病细胞极度增生.气滞血瘀又可导致血不循经而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本病毒邪,一般较峻猛易于损伤气血,引起气虚、血虚乃致阴或阳虚,甚致阴阳气血均虚.正气既虚,易感染外邪,邪正相争,病情可更复杂,一般来说,急性白血病初起时,邪毒势盛,多呈实证、热证,继之虚实兼见,甚或以虚为主.白血病常表现有邪实正虚之象。邪主要指毒和瘀,所以祛邪不外解毒化瘀;虚主要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给于相应的治疗。祛邪与扶正两者结合进行,但在疾病各个阶段,应有所侧重。如早期病人,虚象不著,可以祛邪为主,佐以扶正;晚期病人,虚象明显,则以扶正为主,佐以祛邪。辨证是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按中医理法方药进行辨证论治论;辨病是按照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和检查所见,治疗中加用一些抗癌解毒的中草药物。如白细胞血小板过低者,可加用一些提升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中草药;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可根据中医“肾主骨,生髓”的理论给于补肾治疗。
白血病 病理机制 辨证论治 疗效评价
胡培海
邓州市高集乡养老院卫生工作服务站
国内会议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成立30周年纪念暨“贴针灸杯”第三届全国民间中医药发展大会
北京
中文
98-101
2015-09-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